“萬石緣,水彩情”—冬日植物園寫生作品展
來源:畫悟藝術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29 10:02:00
閱讀:11769
展覽預告
冬日植物園寫生作品展
展覽時間
2017年12月30日—
2018年元月1日
展覽地點
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百花廳
主辦單位
廈門市園林植物園
承辦單位
廈門水彩畫會
廈門市集美區(qū)文津傳媒策劃工作室
冬季,廈門日暖風和,漫步園林植物園里,愜意時光環(huán)繞著每一寸土地。在這個集自然靈氣和人文情懷而芬芳無比的植物園里,仿佛看到幾代植物園人因為辛勤耕耘而迸發(fā)的光芒,歲月有幾種顏色,植物園便有幾種顏色。在這里,一花一草都被賦予驕傲生存的意義,智慧植物向我們傳遞著它們生命中令人驚嘆的奧秘。
此時,園里迎來了40多位畫家,他們中有來自本市各大高校、各中小學美術教師以及專業(yè)的美術工作者,以畫筆行走,觸摸著萬石青山、水榭亭臺、花草樹木。令人感動的還有著名水彩畫家鄭起妙先生、潘秀元先生,以80的高齡來到山上已是不易,靈感觸動,派遣色彩,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請帶上一份安靜淡雅,前來植物園,可以踏著清晨的薄霧而來,也可以是陽光透過樹影斑駁慵懶的午后,來欣賞畫家們的作品,這些情感來自于畫家們的心靈體驗,領悟自然,物我兩忘。
本次畫展將展出120幅水彩作品,展后出版《植物園水彩畫集》。
現(xiàn)在,讓我們走進植物園,隨著水彩作品,走走停停,畫中游。
由西門而入,行至萬石湖邊,湖上雙橋成趣,水榭亭臺點綴其上,湖光倒影,草木蔥蘢匯成廈門名景之——“萬石涵翠”。
冬日植物園寫生作品展
展覽時間
2017年12月30日—
2018年元月1日
展覽地點
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百花廳
主辦單位
廈門市園林植物園
承辦單位
廈門水彩畫會
廈門市集美區(qū)文津傳媒策劃工作室
冬季,廈門日暖風和,漫步園林植物園里,愜意時光環(huán)繞著每一寸土地。在這個集自然靈氣和人文情懷而芬芳無比的植物園里,仿佛看到幾代植物園人因為辛勤耕耘而迸發(fā)的光芒,歲月有幾種顏色,植物園便有幾種顏色。在這里,一花一草都被賦予驕傲生存的意義,智慧植物向我們傳遞著它們生命中令人驚嘆的奧秘。
此時,園里迎來了40多位畫家,他們中有來自本市各大高校、各中小學美術教師以及專業(yè)的美術工作者,以畫筆行走,觸摸著萬石青山、水榭亭臺、花草樹木。令人感動的還有著名水彩畫家鄭起妙先生、潘秀元先生,以80的高齡來到山上已是不易,靈感觸動,派遣色彩,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請帶上一份安靜淡雅,前來植物園,可以踏著清晨的薄霧而來,也可以是陽光透過樹影斑駁慵懶的午后,來欣賞畫家們的作品,這些情感來自于畫家們的心靈體驗,領悟自然,物我兩忘。
本次畫展將展出120幅水彩作品,展后出版《植物園水彩畫集》。
現(xiàn)在,讓我們走進植物園,隨著水彩作品,走走停停,畫中游。
由西門而入,行至萬石湖邊,湖上雙橋成趣,水榭亭臺點綴其上,湖光倒影,草木蔥蘢匯成廈門名景之——“萬石涵翠”。

陳杰民《藍調(diào)》

郭易平《萬石月色》

楊曉光《萬石涵翠》
湖邊北側的裸子植物區(qū),群鶴雕塑戲立池中,池畔有“延年亭”,仰望參天松柏,低尋樹影婆娑。
湖邊北側的裸子植物區(qū),群鶴雕塑戲立池中,池畔有“延年亭”,仰望參天松柏,低尋樹影婆娑。

吳寧榆《松杉園》

林秋蔚《屋外小景》
漫步幽幽竹徑,欣賞著兩旁婀娜多姿的竹子和不遠處時隱時現(xiàn)的湖光山色,感受縈繞耳邊的鳥叫,如入夢境般遨游。
漫步幽幽竹徑,欣賞著兩旁婀娜多姿的竹子和不遠處時隱時現(xiàn)的湖光山色,感受縈繞耳邊的鳥叫,如入夢境般遨游。

劉維?!毒G嵐》

張尚偉《近橋千桿竹》
湖邊東側棕櫚植物區(qū),三面臨湖,青山環(huán)抱,湖光、山色、翠影,各類棕櫚科植物遍布于水隈、坡上,一派南國小島風光。
湖邊東側棕櫚植物區(qū),三面臨湖,青山環(huán)抱,湖光、山色、翠影,各類棕櫚科植物遍布于水隈、坡上,一派南國小島風光。

柯志強《萬石巖系列——陰棚茗香》

喬雁《薰風》

涂慷《園林一景》
湖邊南側綠油油的南洋杉草坪,鄧小平同志在此親手種植了一株大葉樟。
湖邊南側綠油油的南洋杉草坪,鄧小平同志在此親手種植了一株大葉樟。

陳中興《南洋杉草坪》

劉蔚《暖陽》
傳統(tǒng)中式庭園百花廳,中心有一荷花池,這時是留得殘荷聽雨聲,展廳沿池廊連,錯落有致。

林秋蔚《百花妍》

方麗芬《百花亭》

潘甘杏《怡紅快綠》

鄭起妙《夕暉》

朱淑玲《春光——百花廳》
奇趣園匯集了多種特色植物,有大腹異木棉(白花異木棉)、奇妙的食蟲植物、地涌金蓮、各種葉色斑斕的秋海棠等。
奇趣園匯集了多種特色植物,有大腹異木棉(白花異木棉)、奇妙的食蟲植物、地涌金蓮、各種葉色斑斕的秋海棠等。

黃斐瀾《奇趣園》
薔薇園,溪畔露天音樂臺, 象鼻峰的兩塊巨石酷似豎立的大象鼻子,直沖云霄。

李志德《植物園——薔薇園》

鄭起妙《和煦》

朱清涼《萬石情懷——象鼻峰》
繞到小桃源,萬石巖氣勢巍峨,漫山巖石如朝天“奏板”,巖巔巨石刻有 “萬笏朝天”。
繞到小桃源,萬石巖氣勢巍峨,漫山巖石如朝天“奏板”,巖巔巨石刻有 “萬笏朝天”。

黃俊清《植物園的初冬》

林天喜《晨鐘》
來到新碑林,一處當代摩崖石刻園,收集有名家名人上百幅題詠墨寶鐫刻于巖石之上。
來到新碑林,一處當代摩崖石刻園,收集有名家名人上百幅題詠墨寶鐫刻于巖石之上。

楊曉光《新碑林》


鄭藝川《尋幽》
萬石蓮寺位于“萬笏朝天”巨石的下方,山門拾級而上,迎面石坊上的楹聯(lián) “一句彌陀聲傳鷺島,千年常住業(yè)紹廬山”,是弘一法師字跡。

黃永生《色有聲》

林再?!度f石蓮寺》

馬雪梅《萬笏朝天》
太平巖寺前有一組四塊天然巨石相迭,成開口笑狀,刻有“石笑”二字,點石成景——“太平石笑”,為廈門二十名景之一。

李勇《太平曉鐘》

楊樂音《泰平秋濃》

楊曉光《石笑》
天界寺梵音悠悠,從前每天清晨,這里的和尚要敲鐘108下,以解“一百零八種煩惱”。位高聲遠,晨鐘能傳遍舊時的廈門全城,“天界曉鐘”為廈門二十名景之一。
天界寺梵音悠悠,從前每天清晨,這里的和尚要敲鐘108下,以解“一百零八種煩惱”。位高聲遠,晨鐘能傳遍舊時的廈門全城,“天界曉鐘”為廈門二十名景之一。

陳中興《天界曉鐘》

鄭起妙《晨鐘》
雨林植物區(qū),亭臺的灑脫、流水的歡暢、云霧的繚繞,雨林的遮天蔽日和歲月的幽靜神秘,亦幻亦真。
雨林植物區(qū),亭臺的灑脫、流水的歡暢、云霧的繚繞,雨林的遮天蔽日和歲月的幽靜神秘,亦幻亦真。

蔡益群《鴛鴦脈脈水悠悠》

潘秀元《雨林印象》

王紅英《雨林世界》
多肉植物區(qū), 大型多肉植物和仙人掌蔚為壯觀;萌態(tài)十足、引發(fā)奇思妙想的多肉植物使人目不暇接。此時,異域而來的美麗異木棉盛開了,這是大自然賜予溫柔的“芳香治療”。
多肉植物區(qū), 大型多肉植物和仙人掌蔚為壯觀;萌態(tài)十足、引發(fā)奇思妙想的多肉植物使人目不暇接。此時,異域而來的美麗異木棉盛開了,這是大自然賜予溫柔的“芳香治療”。

黃永生《多肉》

林再?!抖嗳庵参飬^(qū)—驕陽》

劉毅鵬《木棉花開》

阮俊清《南國》

嚴妙縫《恣意》

鄭美妹《植物園》
姜目園是一條綠意盎然、疊水拾趣的山谷,蕉科植物迎風搖曳,一片姜林野趣,從小溪兩側石階往山谷下前行,溪流隨著山勢出落成大大小小跌水小瀑。
姜目園是一條綠意盎然、疊水拾趣的山谷,蕉科植物迎風搖曳,一片姜林野趣,從小溪兩側石階往山谷下前行,溪流隨著山勢出落成大大小小跌水小瀑。

黃斐瀾《姜目園》

林秋蔚《南墻驚艷》
沿著姜目園小溪漫步到盡頭,到了花卉園,這里常年花開不斷,花自綽約,樹自挺拔。

黃永生《清幽》

林再福《花卉園—浪漫》
邱玉銘《冬日》
暖陽里嫵媚嬌艷的三角梅開得分外熱鬧。
暖陽里嫵媚嬌艷的三角梅開得分外熱鬧。

鄭起妙《三角梅》
尋個安靜的地方坐下,時光的剪影在晃動,花開花落,云卷云舒,裊裊禪音,氤氳流淌,一切兀自從容的輪回在自然規(guī)律里。
尋個安靜的地方坐下,時光的剪影在晃動,花開花落,云卷云舒,裊裊禪音,氤氳流淌,一切兀自從容的輪回在自然規(guī)律里。

黃秀菜《萬物生之一》

黃妍《國防園的小戰(zhàn)機》

紀小平《百香》

林錚《赤焰》

吳希晨《熱帶》

楊月李《睡蓮》
“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”,來園里,來畫中,尋找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。
文/ 潘甘杏
編輯/ 陳琳



閩公網(wǎng)安備3506030200012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