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的是培養(yǎng)學員們的構成畫面意識
4月23號到30號,我受到廈門傳世藝宮的陳震先生邀請,來為這里的油畫高研班授課。在商議如何授課時,我根據(jù)近年來國內(nèi)油畫界的普遍存在問題,青年畫家多畫風景少畫人物的缺憾,多照抄自然而少經(jīng)營畫面的弊病,建議用“人體油畫寫生”的課程形式,從最難的也最根本的人體開始,訓練學員和“畫面構成”能力,這也是最重要的能力。這個課其實是我根據(jù)1985年趙無極先生在浙江美院舉辦的繪畫講習班學到的方法。雖然人體課會有許多困難,但陳震先生還是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。
我一直把培養(yǎng)學生的敏銳感覺能力的訓練當作教學的靈魂,我們以往的“學院”教學多注重訓練學生照抄自然的本領,而對學生如何組織畫面構成,如何挖掘畫者自己內(nèi)心的潛藏,來獲得“個人化”的語言表達能力,構建屬于自己的語言系統(tǒng),卻往往缺乏引導。我想通過這種課程訓練,讓學員盡快地掌握一個畫家最重要的能力以及繪畫的創(chuàng)作方法。
我要求學員每天半天必須完成一幅作業(yè),其實就是以人體為寫生對象進行的短期速寫訓練。我一直把培養(yǎng)學生的敏銳感覺能力的訓練當作教學的根本,速寫是拯救麻木和僵化感覺的一劑良藥。由于時間短,“速”有利于敦促學生精會神,快速抓住對象的大感覺,盡快進入狀態(tài),全力捕捉自然對象的鮮活感受?!八佟庇制仁鼓阍趯懮^程中盡量從大形人手,抓住對象主要的東西而無暇顧及無用的細枝未節(jié),有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從整體出發(fā)的概括整合能力。最關鍵是我要求學員不是照抄對象,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組織畫面,靈活利用自然對象中的各種因素主動經(jīng)營畫面,要能夠做到“畫若布奕”。有時候由于布置模特的背景環(huán)境以及道具有些缺憾,我也引導學員要盡量做到“主動取舍”,“組織構圖”,而不能被對象“牽著鼻子走”。另外“速”則量多,量多可以促成質(zhì)變,可以自然流露出畫者的各自相異的取向??梢孕膽B(tài)放松,一幅畫不好再畫一幅,利于大膽實驗和創(chuàng)造,通過大量的習作實踐,逐漸摸索形成個性化繪畫語言的雛形,完善自己的風格追求。
課程的進展非常順利。學員有30余人,他們大多都沒畫過人體寫生,更沒有畫過半天一幅的人體速寫,但學員們的積極性非常高,也非常努力地配合。我首先打破他們對人體寫生的畏懼,將復雜的人體結構簡化為簡明扼要的體塊結構。講明我的教學大綱的要點就是注重換的構成。包括黑白構成和色彩構成,建立一個“構成意識”。由于有幾個上一期老學員的參與,也為新學員做出了榜樣。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,許多學員的才氣和領會能力讓我非常欣慰。學員的基礎和學藝道路不同,我也盡量讓每個學員沿著自己的道路發(fā)展。不要“邯鄲學步”,要發(fā)揮自己的長處,不斷“自圓其說”,找到自己,完善自己。我一般盡量不動手改畫,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他們的自信。對于他們畫面中出現(xiàn)的優(yōu)點和個性萌芽,給與扶植。有時動筆改,讓他的畫面錦上添花,是讓他們知道畫面經(jīng)營的方法,明確目標。八天的課時間很短,有許多學員已經(jīng)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取向。甚至還有零基礎的學員也在我的輔導啟發(fā)下完成了作品。一個學員說,在這一周的學習中,我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和父輩們一起在田間干活的場景,老師帶我們在藝術的田野里播種、耕耘、收獲,在這里,我們卸下了世俗的包袱,投進了藝術那廣闊無垠的懷抱!無拘無束,自由自在。
課結束了,許多同學覺得還興致未盡,是啊,路還長,大家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探索,只有多畫,才會一步一個腳印,走向燦爛的明天。
孫建平
2019-5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