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聆聽萬物落筆時》
三年筆耕,根植生活,以觀萬物。筆下世界,自此生趣盎然:帶露的花菜,掠翅的飛鳥,葉間的甲蟲,躍枝的松鼠,構網(wǎng)的蜘蛛,戲水的游魚,更有那屋外初生的小白貓,撲蝶之憨態(tài),引人莞爾………這些尋常生靈,皆成筆下清音。今略作梳理,與君共話。
一、格物生趣:一微塵里見大千
“外師造化”,于我便是這些日日相見的平常。真正的創(chuàng)作,始于“格物”式的靜觀:看花菜,見其破土向上的勁道;觀甲蟲,悟其甲殼內(nèi)的神工;察蜘蛛,識其方寸布網(wǎng)的智慧;而凝視小貓戲蝶,則見生命最初的純真與歡愉。
二、筆墨傳神:與萬物同呼吸
畫靈動之物:以飛白寫松鼠,迅疾墨線勾飛鳥,求筆未至而意已達;
繪靜默之姿:芙蓉沒骨染就,濕潤中見清骨;花菜干濕互破,寫其樸拙本真;
摹精微之態(tài):工筆意寫,細處含書意,令甲殼生輝、纖足蓄力;
寫天真之趣:淡墨輕染貓茸,朱砂點蝶翼,筆墨相破間童真盡顯。
以“格物”為根,“筆墨”為舟,將平凡光景藝術重構,筑成安頓心靈的清涼世界。
三、結語
三載耕耘,向下扎根,向上探索。以謙卑觀照萬物,以古筆書寫我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