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與色之舞——張冬梅的繪畫藝術
靈與色之舞
——張冬梅的繪畫藝術
作為一名女性畫家,冬梅對色彩生來敏感。她的繪畫也強烈的帶有這種特點——色彩濃郁、奔放。但是冬梅的造型卻是理性的,時而夸大變形,時而將形狀概括為幾何形狀,這反映出了她對繪畫語言的某種探索與嘗試。
冬梅關注的題材是當代的,鮮活的——現(xiàn)代的人物、花卉、風景是她對這個世界觀察思考的結果。于是,她的作品中既充滿了生活的情調(diào)又不乏理性的思考。她用直覺與單純的目光審視其眼前的世界。
畫中沒有宏大,甚至沒有明確的主題,一花一草、一偶一境,怡然寧靜,所有物象進入她的畫面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完全個人化的視界,形與色剝離了現(xiàn)實,仿佛是一個斑斕的夢境。她不是以邏輯去看眼前的存在,是用心去掃描線的流動與色的自語。
她徜徉于自己的宇宙里,生存與觀看。生活的點滴與平淡常常帶給她感動,她自戀,自我,倔強,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在訴說身邊瑣碎而默然的卑微存在平實的世界,躍出實用的狀態(tài)如歌般吟唱。
枯燥而冰冷的技巧、藝術規(guī)律被冬梅無情地拋棄,直接而性感的色彩如自在者而舞。印象、納比、中國畫、克里姆特……諸多元素被她悄然揉碎并譯成另一個自我。她對生活、對她周邊熟悉的甚至是她呼吸和皮膚所能感受到的事物,都是以陶冶性靈、抒發(fā)幽思的創(chuàng)作心態(tài)去做性情的吟詠。她有時渴望在造型上有所追求,有時在造境上強調(diào)新奇,也有時側重展示藝術的觀念。
冬梅是嬗變的,她的繪畫就像色彩一樣,五顏六色,時而冰冷,時而溫暖;時而陽光明媚,時而陰云密布……她對繪畫探索的不同階段在發(fā)生著不同的變化,她在不斷地否定自己。她渴望并常常欣喜自己的畫面有所突破,但又時常惆悵和迷茫其中。
對冬梅來說,繪畫是一場修行,既然已經(jīng)選擇了方向,不管有多遠,她都得堅定地走下去。她是一個把繪畫和生活能夠融合地恰到好處的畫家,她把繪畫的思想觀念升華為一種生活態(tài)度。
冬梅常常對著大師的作品發(fā)呆,大師走了,她站在大師的肩上來了——唯我、唯美、唯直覺。聆聽自己的心語,并凝固成自己的世界,這是冬梅的靈與色之舞。
吳士新寫于中國藝術研究院
免責聲明:以上信息為瀚望號發(fā)布,不代表瀚望藝術網(wǎng)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