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東南的福建,雖偏居海隅,山多地窄,卻是保留華夏文化最為深厚的地區(qū)。在這里,從宗教信仰,到家族傳承,從文人詩畫,到民間藝術(shù),無不顯現(xiàn)出濃郁而醇古的傳統(tǒng)文化氣息。這里的士子和鄉(xiāng)賢,以及普通民眾,其對傳統(tǒng)文脈的堅守、對傳統(tǒng)精神的執(zhí)著,甚至遠超中國其他省區(qū)。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在這里,有極強的生命力。
莊毓聰 最難風(fēng)雨故人來 2022年
莊毓聰就是一位閩南畫家。他出身、成長于這樣一片文化的沃土,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中從事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,對他的繪畫的解讀,首先必須從這個角度進入。
莊毓聰?shù)拇髮懸饣B畫,顯然應(yīng)該歸于金石派大寫意花鳥畫這一脈。這一脈繪畫,是從清中期金石學(xué)盛影響到文人繪畫之后,逐漸成為了近現(xiàn)代花鳥畫主流。清咸、同以后,花鳥畫的筆墨語言為之一變,充滿金石味道的強悍筆墨開始掃蕩糜弱的畫壇,一股來自中華文明早期的剛健清新的力量,借由金(鐘鼎文)石(漢刻石碑)的筆劃形態(tài),被文人士大夫引進篆刻、書法和繪畫,一舉改變了中國書畫的精神氣質(zhì)與肌膚骨格。這就像一具衰老的軀體又注入了童年的干細胞一樣,中國傳統(tǒng)的書畫藝術(shù)因此而獲得一次“中興”,這種內(nèi)源性的“基因”再造,表現(xiàn)出強健的勢頭與力道,并一直貫透往后的百年,以至于歷數(shù)20世紀中國畫大家,幾乎非金石派莫屬。它不僅改變了中國書畫的面貌,而且改變了人們看畫的眼光,也在“西學(xué)東漸”的國際語境中,讓中國書畫有了主體的自信,并立定了文化的腳跟。
莊毓聰《紫藤香》2022年 180*98cm
這個改變,就是莊毓聰在他的一副雞冠花作品上所題的句子:“中國寫意畫,離形尚意,皆在神韻格調(diào)?!?/div>
離形,尚意,神韻,格調(diào),解透這八個字,就能真正理解中國大寫意繪畫;當然,也就能夠讀懂莊毓聰?shù)漠嫼退拿缹W(xué)追求。

莊毓聰《荷塘清香》2022年 180*96cm
寫意,從遠古到先秦,再到漢唐,本來就是中國藝術(shù)的精神,它強調(diào)藝術(shù)是一種主觀的精神意志的表達和舒瀉,而不是客觀的知識認知和再現(xiàn);而且,它還承認,人的主觀在認知客觀的時候,人的各種工具手段(包括語言、文字、筆墨、色彩)在實現(xiàn)這種認知的時候,都有極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,都不怎么可靠。所以,“言不盡意”,“得意忘言”,“得魚忘筌”,“意在言外”,“超以象外”,就成為一種關(guān)于知識表述的共識,推動中國繪畫走向?qū)懸獾姆较?,走向主要不是獲取客觀知識,而是表達主觀精神的道路,這條美學(xué)道路,就是“離形尚意”。

莊毓聰《富貴大吉》2022年 180*96cm
莊毓聰?shù)拇髮懸饣B畫,題材取自大自然。所畫的對象,有荷花、菊花、梅花、芭蕉、松樹、竹子、蘭花(植物),以及鷗、鷺、雞、鴨、鶴、雀(動物),其生命可以安放,其精神甚至也可以安頓和棲息了。因為,對于一個有修養(yǎng)的中國文人來說,“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興與人同”??梢浴安輼s識節(jié)和,木衰知風(fēng)厲。雖無紀歷志,四時自成歲。”(陶淵明)還是可以“春也萬物熙熙焉,感其生而悼其死;夏也百草榛榛焉,見其盛而知其闌;秋也嚴霜降兮,殷憂者為之不樂;冬也陰氣積兮,愁顏者為之鮮歡?!保ūR照鄰)“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”(歐陽修)。就拿莊毓聰畫的荷塘為例,那就是一個自適的世界。春天,那里《清風(fēng)明月滿堂春》,《十里荷塘春鴨鬧》;夏天,那里《至清處猶可居》,《風(fēng)送荷花陣陣香》;秋天,那里《煙霞散落清濯處》,《又逢秋夜明月時》;冬天,那里《南塘舊夢知何處》,《寒夜更有未眠鷗》。莊毓聰通過一個小小的荷塘,營造了一個“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”的世界,在這個世界里,不僅“萬物興歇皆自然”,而且也寄托了畫家“幾許歡情和離恨”。這個荷塘,是他的精神家園,也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;是他的江湖,也是一個躲避風(fēng)雨的港灣。這里的一花一鳥,莫不是莊毓聰主觀精神意志的寫照,并轉(zhuǎn)化為人格化的形象;荷塘也因為藝術(shù)家的情感投射而詩性化。在不同的季節(jié),不僅呈現(xiàn)出不同的景象,還傳達出不同的情調(diào)。荷塘四季轉(zhuǎn)換所構(gòu)成的生命輪回,其周而復(fù)始的循環(huán)往復(fù),就是一部大戲,“池塘一段榮枯事,都被沙鷗冷眼看”。莊毓聰筆下的鷗鷺,本來是這部大戲的角色,卻又搖身一變,儼然成了荷塘的觀眾,在它眼里,荷花的榮枯,荷塘的盛衰,這種年年都在重復(fù)上演的故事,已不值得大驚小怪。確實,花開花謝,鷗去鷺回,都只是荷塘的匆匆過客。

莊毓聰《雙棲》2022年 100*50cm
與荷塘世界相比,菊花籬落下的雞蟲世界更小,也更安寧?!丢殣矍镲L(fēng)里,家園最清氣》,大公雞挈婦將雛,盡著一位家長的責(zé)任;《不是春光,勝似春光》,火紅的雞冠花下,母雞注視小雞的慈愛目光,讓人心生感動;《晚秋》的叢菊下,小雞雛啁啁相呼的情形,也讓人聯(lián)想起兄弟手足;《樂融融》的菊花籬落,那就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園,天倫之樂的神圣,容不得任何敵意的破壞?!肚镲L(fēng)一度但蕭瑟,東籬育子樂陶陶》,直接明白地宣示了藝術(shù)家對生命的關(guān)愛和歡樂達觀的生活態(tài)度。

莊毓聰 秋趣 2022年 76*47cm
確實,中國花鳥畫同西方的靜物畫相比,表達了更多的生命關(guān)愛以及對生的謳歌。西方的靜物畫是把折下的花和死去的禽,同沒有生命的器皿擺在案上,供畫家冷靜觀察與刻畫;而中國的花鳥畫,是要描畫出一片生機的世界。即使是畫枯荷,那也是為了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。所以在古代,花鳥畫直接被稱作“寫生”——寫出生命和生機。司空圖也用“花鳥精神”四個字來同“風(fēng)云變態(tài)”互文見義,說明對花鳥的形容的描寫,重在精神的生動表達。中國花鳥畫,雖然不如山水畫表達的意境氣象那么遼闊深遠,也不如人物畫能承載許多的道德評價,但她對于生命的頌揚,對于“天地有大德曰生”的生動詮釋和詩意的描繪,卻更為直接地將中國哲學(xué)的核心價值“生”作為了自己的美學(xué)使命。
這個美學(xué)使命,當然也是莊毓聰?shù)拿缹W(xué)使命。所以,他會把他的關(guān)注放在同人的生活距離最貼近的荷塘和籬落,并用愛心和詩性,把這兩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空間,營造成最溫柔的生命樂園。

莊毓聰 秋趣 2022年 69*35cm
大寫意花鳥畫同工筆花鳥畫相比,更講究“離形尚意”,也就是對筆下的各種對象,要進行大膽的取舍、概括、抽象、變形、夸張,使描寫的物象更神似,更典型,也更有意趣。由抽象的點線面重新組合起來的變形夸張卻更有意趣的形象,就是“離形尚意”的形象,是大寫意的基礎(chǔ);這樣做還有一個目的,就是解放筆墨,把畫家從細節(jié)的真實描畫中解放出來,可以“解衣磅礴”地闊筆縱橫,充分發(fā)揮中國毛筆、水墨、宣紙的工具材料特性,酣暢淋漓地把畫家的生命氣息通貫于筆墨,從而極富感染力地留下生命運行的痕跡,把畫家生命搏動的節(jié)奏和強弱通過筆墨留痕傳達給觀眾——這也是一種“寫生”,寫出畫家的生命狀態(tài)和生命境界。因為,筆墨傳達的不僅僅是生命力的強弱,還有生命境界的高低,它關(guān)乎的不只是健康,還有修養(yǎng)。在這層意義上,大寫意與書法相通,特別是同草書相通,也是畫家舒散懷抱的過程。所以,大寫意畫家,一定要書法好,也一定要以書法入畫。這也說明了為什么20世紀的中國畫大師都是大寫意畫家,因為,只有杰出的大寫意畫家,才能圓滿地體現(xiàn)“離形尚意,神韻格調(diào)”這八個字。

莊毓聰 春來燕雙飛 2022年 53*50cm
進入他筆下的形象,都已經(jīng)過反復(fù)煉形,單純、夸張而有意趣。情景與意境的組合總是以情貫景,以意統(tǒng)境,用大開大闔的穿插和出奇制勝的布局,營造出詩性的具有敘事性的場面,觀眾不知不覺中便移情入畫。他的筆下之物,也往往是顧盼生情的,鳥含情,花有意,景含情,境有意,有神有韻,殊堪玩味。他用筆方拙直挺,氣息高古,好用枯筆橫掃,蒼茫疏野;用墨天放,如大風(fēng)卷水,極盡磅礴;尤以潑色見長,一池紅綠,水流花開,清露未晞,蕙風(fēng)在衣。在當今大寫意花鳥畫家中,莊毓聰?shù)墓P墨格調(diào)是豪放的、疏野的、清奇的、勁健的,有時纖秾,有時曠達,有時還是悲慨的。
對這樣的寫意精神,對這樣的花鳥畫,我們應(yīng)當點贊。
2018年4月于京南

莊毓聰 春花無意惹人愛 2022年 69*34cm

莊毓聰 倒在雅謔春花里 2022年 69*35cm

莊毓聰 教子有方 2022年 53*50cm

莊毓聰 早春二月 2022年 77*46cm

莊毓聰 荷花四條屏 2022年

莊毓聰 花鳥四條屏 2022年 136*25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