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年,我們一起走過 ——《讀者》插圖大型線上文獻展 趙星 卷
2021-09-03 趙星
來源: 讀者插圖藝術館

40年,我們一起走過

——《讀者》插圖大型線上文獻展

由《讀者》插圖所想

趙星

插圖雖是小畫種,但卻能以小見大,對畫家的綜合素養(yǎng)要求很高,不是輕易就能做好的一件事,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畫家都能勝任這項工作。插圖藝術是造型藝術中最大眾化、最流行的形式之一,是造型藝術中特殊的門類。所謂特殊就是插圖作品要根于文學作品,插圖對文學作品要有一定的“闡釋”和“解析”。試想一下,一本沒有插圖相配的書籍會不會令讀者望而生畏呢?

經常參觀畫展的人畢竟是一小部分,而每天通過印刷品來欣賞藝術的人何止千萬。因此從20世紀以來,畫家們普遍重視書籍,這是畫家避免專業(yè)狹窄化的一種手段,也有利于藝術的推廣和傳播。             

《讀者》雜志創(chuàng)刊初期就認識到插圖對于刊物的重要性,一副優(yōu)秀的插圖是以文學作品為緣起,為文學作品增光添彩,就其藝術地位而言,也可與文學相提并論。我十分高興地看到,《讀者》雜志40年來的辦刊歷程中一直高度重視插圖作品的水平和質量,這是《讀者》雜志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之一。在這40年中,我與《讀者》風雨同行,很榮幸地成為《讀者》走向輝煌的見證者。

我學的是國畫專業(yè),但對于插圖、連環(huán)畫有著與生俱來的喜愛,我初學繪畫就是臨摹古今中外的插圖、連環(huán)畫。那些精美的作品,讓我的思想在青少年時代就插上飛翔的翅膀,產生無限的遐想……

說到插圖,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版畫唐成通九年的《祗樹給孤獨園》是佛經的插圖,而西歐現存最早的《圣克利斯雜夫》則是圣經的插圖。有趣的是,歷史上有不少大文豪親自動手畫插圖,列夫·托爾斯泰就曾為凡爾納幻想小說畫過多幅插圖。普希金不僅留下他生動簡練的自畫像,還為長詩《茨岡》做插圖。屠格涅夫寫小說時常先繪制好各色人物,再用文字描寫。這是作家對于插圖的重視,而大畫家們畫插圖更是不勝枚舉。俄國的阿庚塞洛夫、列賓等都留下了精彩的插圖作品,現代畫家布洛克、馬約爾、畢加索、馬蒂斯都從事過插圖創(chuàng)作。我國歷史上的陳老蓮、任渭長的插圖,成為學習傳統(tǒng)繪畫的范本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大師級畫家有很多也從事過插圖創(chuàng)作,黃胄的《紅旗譜》、方增先的《艷陽天》轟動一時,影響了幾代人。不夸張地說,這些作品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他們的單幅創(chuàng)作。

基于這些認識,我更重視插圖的創(chuàng)作。20世紀80年代初期正是《讀者》創(chuàng)刊的時期。我大學畢業(yè)后走上了《甘肅日報》美術編輯的工作崗位,報社與出版社僅一墻之隔。由于工作的性質和我對插圖的偏愛,就與《讀者》結下了不解之緣。那時工作和生活的條件都比較艱苦,想找點參考資料很不容易,而插圖的約稿又都要得很急,故而平時積累的速寫、默寫就派上了用場?!蹲x者》的美編曾告訴我:每期的插圖作品從約稿到定稿都是總編親自審閱,為《讀者》畫插圖的作者都是國內的高手。因此,對于《讀者》的約稿,我都是認真對待,精心創(chuàng)作,絲毫不敢馬虎,盡管那時并不知道《讀者》能取得今天的輝煌。

今天面對《讀者》的巨大成功,固然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因素,但雜志有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和有大格局的領導者是關鍵?;仡櫷?,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,特別感謝《讀者》給我的幫助和鍛煉的機會,這使我受益一生。

如今時過境遷,資訊和印刷科技的發(fā)展,許多報紙、雜志、書籍已經用圖片取代了手繪插圖,雖然增強了時效性和現代感,卻失去了讓人留戀的溫情,少了回味。從這一點來說,我要為《讀者》的堅持而喝彩,也真誠地期望今天《讀者》所做的一切,再過40年依然是讀者們的美談。   

 2021.6.1





















趙星

圖片
1960年出生于北京,畢業(yè)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(yè)。國家一級美術師,曾任廈門書畫院院長?,F為廈門市美術家協(xié)會副主席,甘肅省金城畫院名譽院長,福建省美術家協(xié)會常務理事,中國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。
免責聲明:以上信息為瀚望號發(fā)布,不代表瀚望藝術網觀點。
更多內容 閱讀 3415
国产白丝在线精品免费,国产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不卡,一级毛片对白刺激国产,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PORNY